市场上目前有着成品门窗输出、半成品门窗输出、材料输出等多种与门窗厂的合作模式。所以,存在就具有合理性。成品系统门窗输出模式在工程项目上是很难将中国特色体现出来的,虽然一些人有能力接项目,却难以把门窗做好或者没有工厂,有人如果负责成品窗输出,就可以形成一种弥补其弱项的合作模式。
企业的自身情况决定着不同的运营模式,所以必须要看上下游企业的特点是什么,能否实现合作共赢。
理念共通是合作基础,行业提升需了解具体操作者认知。
在选择不同的上游材料供应商时,重点需要考虑的是否“适合”,但是前提也必须满足技术标准。在寻求下游门窗厂合作伙伴时重点考虑的是:这个门窗厂的老板的真正目的是否想把门窗做好。因为只有门窗厂的老板真正想做好门窗,才会主动在成本、生产线以及人员等方面投入更多。
一般的门窗厂老板都有着很好的理念和想法,但是门窗厂的具体操作者,其中包括技术人员、到生产管理人员、加工人员等人,这些人常常因为对系统的理解不够深,或多年形成的行业认知等原因可能会带来合作中的阻力。另外,在加工组装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,特别是在新材料、新工艺应用的时候,各个实施人员可能会出现不习惯、不适应,甚至也不愿意去改变原有的习惯。同时还有用旧的考核方式(计件)来考核新产品,也是不合理的。
未来工程市场我认为会出现两极分化,一方面是,一、二线城市的改善性住房需求,这部分用户更加重视生活品质,对于门窗的关注度也更高,将会推动门窗走向更高的层次;另一方面是,当前的经济适用房、保障房及城镇化产生的刚需,这部分用户对于品质的要求相对较低,因而门窗产品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。
而在此同时,门窗工程市场增速迟缓,而零售市场由于利润高、回款快能够吸引众多门窗企业。门窗企业向家装零售市场转型本身没错,但如何适应或引导这个市场是需要思考的。在工程市场,一万平米的门窗需求面对的是一个开发商,而零售市场一万平米的门窗可能面临的是几百个业主的不同的需求,这就要把以往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转变为零散式生产模式,给门窗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另一方面,工程市场的材料生产厂都倾向于大批量生产,但是家装零售市场则面临着零散需求,比如型材可能一次性的订单只有几百公斤,且可能涉及到多种不同品种,对于门窗厂的物流供应渠道也是一个挑战。
此外,系统门窗交付期也是转型零售市场必须要重视的问题。终端消费者对门窗行业的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。而门窗加工厂从设计、加工到安装所涉及的各个环节,是否能把工期尽量压缩?作为使用者,能否更为合理的来安排时间,有没有一个整体的施工进度概念!